NEWS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民事诉讼证据鉴定有哪些流程

民事诉讼证据鉴定有哪些流程

一、民事诉讼证据鉴定有哪些流程

1.申请鉴定: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说明鉴定事项、理由等。

2.法院去委托:法院审查申请后,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

3.鉴定机构受理: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则受理。

4.鉴定准备:鉴定机构指定鉴定人,准备鉴定材料等。

5.进行鉴定:鉴定人依据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鉴定,作出鉴定意见。

6.出具鉴定报告:鉴定机构在规定期限内出具鉴定报告,送达当事人及法院。

7.当事人质证:当事人对鉴定报告进行质证,可提出异议及理由。

8.法院审查认定:法院对鉴定报告进行审查,结合其他证据等,认定其证明力。

二、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证据提交时限一般适用“举证期限”规定。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

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逾期提供证据的,法院会责令说明理由;拒不说明或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以不采纳该证据,或采纳但予以训诫、罚款。需注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民事诉讼证据不足会驳回诉讼请求吗

在民事诉讼中,若证据不足,存在被驳回诉讼请求的可能。

根据民事

诉讼的证明标准,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当法院经审理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成立时,就可能会驳回其诉讼请求。比如原告主张被告欠款,却仅提供了模糊的聊天记录,无转账凭证、借条等关键证据,法院难以据此认定借贷关系存在,就可能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不过,有些情况下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补充证据,若能补充有力证据,案件结果可能改变。

民事诉讼证据鉴定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在了解民事诉讼证据鉴定有哪些流

程之后,大家可能还想知道鉴定费用由谁承担,以及鉴定结果不满意该如何处理。一般来说,鉴定费用的承担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若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在规定时间内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民事诉讼证据鉴定的流程关乎着整个案件的走向,其中细节繁多。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疑问,比如鉴定报告的有效期、不同类型证据鉴定的特殊要求等,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尽解答。

×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点击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139-2607-5007

复制成功
微信号:139-2607-5007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去微信添加好友吧

电话

139-2607-5007
139-2607-5007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